成语有关殚的成语

有关殚的成语

有关殚的成语共收录24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门殚户尽谓全家死亡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5回:“建安以来,野战死亡,或门殚户尽;虽有存者,遗孤老弱。”
财殚力竭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。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。《晋书 刘毅传》:“自桓玄以来,驱蹙残败,至乃男不被养,女无匹对,逃亡去就,不避幽深,自非财殚力竭,无以至此。”
道尽涂殚涂:通“途”;殚:尽。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。比喻穷途没路,末日来临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殚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。”
殚精竭虑用尽精力;费尽心思(殚;竭:用尽;虑:心思)。明 胡应麟《诗薮》:“其用总之工,传情之文宛,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。”
财殚力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。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。《辛雄传》:“当今天下黔黎,久经寇贼……财殚力尽,无以卒岁。”
殚思极虑殚:竭尽;虑:思虑。形容用尽心思。唐 白居易《策头》一:“殚思极虑,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!唯以直辞,昧死上对。”
财殚力痡殚:竭尽;痡:过度疲劳。钱财枯竭,民力疲困。唐 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汉倾天下,财殚力痡。”
殚见洽闻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汉 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,启发篇章,校理秘文。”
殚诚毕虑竭尽忠诚与思虑。《清史稿·后妃传·太祖高皇后》:“不预外事,殚诚毕虑以事上。”
殚精竭思殚:竭尽;思:思考。竭尽心力思虑谋划。清·刘开《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》:“有志于文章者,将殚精竭思于此乎?”
殚精毕力殚、毕:尽。尽心竭力。明·张居正《示季子懋修》:“甲辰下第,然后揣己力量,复寻前辙,昼作夜思,殚精毕力,幸而艺成。”
殚心积虑殚:竭尽;积:聚;虑:思虑。竭尽心力思考谋划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臆伦·五福》:“必至殚心积虑者数十年,捐去三纲五常,绝去七情六欲,费其半菽如失金珠,拔其一毛有关痛痒。”
道尽途殚同“道尽涂穷”。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私意自试,必不能堪其所不乐,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,则已耳。”《晋书·嵇康传》作“道尽途殚”。
研精殚力同“研精竭虑”。清·王韬《〈蘅花馆诗录〉自序》:“历观古人作,亦有不尽佳,要其研精殚力,积数年十年而后成,自有一家面目在,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?”
殚智竭力殚:竭尽。用尽智能和力量。《吕氏春秋 本味》相为殚智竭力,犯危行苦。
殚精竭力犹殚精毕力。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古体中》:“而其叙致周折,语意神奇处,更千百年大匠国工,殚精竭力不能恍惚。”
力殚财竭殚:尽。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。唐·白居易《止狱措刑》:“及秦之时,厚献以竭人财,远役以殚人力;力殚财竭,尽为完贼,群盗满山,赭衣塞路;故每岁断罪,数至十万。”
殚精极虑犹殚思极虑。明·张居正《翰林院读书说》:“训诰典谟,圣人岂殚精极虑作意而为之者哉。”
殚谋戮力竭尽智谋和精力。《诚意伯文集·赠谥太师文成诰》附《礼部会议》:“诚意伯刘基……同徐达、汤和辈殚谋戮力,奉翊我太祖高皇帝,削平海内,奄有中原。”
殚财竭力殚、竭:尽。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。形容竭尽全力。唐·李邕《海州大云寺禅院碑》:“粤若殚财竭力,刻桷雕题,积四三年,模造化意。”
殚心竭虑殚:竭尽;虑:思虑。竭尽心力思考谋划。《清史稿·耆英传》:“二十六年,京察,以殚心竭虑坐镇海疆。”
殚精极思殚:竭尽。竭尽心力思虑谋划。朱自清《钟明<呕心苦唇录>序》:“其中典礼集会之词,标新立异固不同,机械陈腐亦不可,每殚精极思,广事征引,而学识肤浅,语焉不畅。”
研精殚思同“研精竭虑”。明·宋濂《〈葬书新注〉序》:“金华郑君彦渊,其尊吴氏不下于则章,昼夜研精殚思,正其句读,观其会通,探其旨趣。”
殚精毕思殚:竭尽;思:思考。竭尽心力思虑谋划。《清史稿·宁完我传》:“臣敢不殚精毕思,用效驽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