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ì

济世


拼音jì shì
注音ㄐ一ˋ ㄕˋ

繁体濟世
词性动词

济世

词语解释

济世[ jì shì ]

⒈  在金钱、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。

济世之举。

assist one's generation;

引证解释

⒈  救世;济助世人。

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简髮而櫛,数米而炊,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?”
成玄英 疏:“此盖小道,何足救世。”
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性刚毅有大节,常怀济世志。”
唐 温大雅 《大唐创业起居注·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》:“帝素怀济世之略,有经纶天下之心。”
宋 陆游 《梦回》诗:“老抱忧时志,狂非济世材。”
欧阳山 《三家巷》一:“他的儿子 杨志朴 已经继承他的衣钵,行医济世,而且人缘不错,名望一天天往上长。”

国语辞典

济世[ jì shì ]

⒈  救助世人。

《三国志·卷四·魏书·三少帝纪·陈留王奂纪》:「静乱济世,保大定功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三五回》:「若孙干、糜竺辈,乃白面书生,非经纶济世之才也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济世"的意思解释、济世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这些形象与佛道二家“济世救人”的宗旨背道而驰,都可以说是“云空未必空”的伪佛道。

2.奸邪之徒虽能一时得势而遗臭千年,为天下人鄙夷;优秀之士忧国济世历尽艰难终成老百姓美谈。

3.陈子龙不但有丰富的学识,而且志向高远、善于运筹帷幄,是难得的济世之才。

4.一代大师,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,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,而又高赡远瞩,深思密虑,能补偏救弊,推陈出新,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。

5.大江歌罢掉头东周*来,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。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

6.做了济世利人的善举所获得的心里欢愉是幸福;与朋友、同学、知己的真诚交流是幸福;合家餐桌上的欢声笑语是幸福;含怡弄孙的天伦亲情是幸福。

7.“本有济世志”的他如生逢顺世应该是儒家思想的忠实奉行者。

8.一代大师,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,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,而又高赡远瞩,深思密虑,能补偏救弊,推陈出新,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。

9.龚自珍一生都处于剑气箫心的矛盾中,既有济世抱负,又有避世想法。

10.他倍感世态炎凉,人生如梦,超凡脱俗,大彻大悟,遂抛弃帝王之尊,甘心与民同忧,躬耕菜圃,济世悬壶,虽当过窝囊皇帝,却变为称职“郎中”。